静电纺丝中常见问题解析

科迈仪器
2025-07-25

静电纺丝中常见问题

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制备纳米纤维的重要方法,在高压静电场中,当带电的聚合物溶液或熔体液滴所受电场力大于表面张力时,聚合物在电场力作用下牵伸细化,伴随着溶剂挥发、纤维固化,形成纳米纤维并沉积在接收装置上。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静电纺丝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下面将对这些常见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聚合物溶液稳定性问题

粘度控制困难

聚合物溶液的粘度控制是静电纺丝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它对纤维的直径和均匀性有着重要影响。如果溶液粘度过低,分子链间不易产生缠结,连续状态的喷丝过程将会中断,只能形成珠状物覆盖在收集装置上;而粘度过高,又会由于纺丝阻力等原因得不到连续纤维,还可能造成毛细管口被粘度过大的聚合物封住。例如,在制备聚赖氨酸聚己内酯抗菌纳米纤维敷料时,若聚合物溶液粘度不合适,就难以得到理想的纤维结构。

溶剂选择与配比

溶剂的选择和配比对纤维的形貌和性能有显著影响。不同的溶剂具有不同的挥发性、溶解性和极性等性质,这些性质会影响聚合物溶液的稳定性和纤维的形成过程。比如,使用挥发性过快的溶剂,可能导致溶液在喷嘴处迅速蒸发,造成喷嘴堵塞;而溶剂配比不当,也会影响纤维的形貌和性能。因此,在进行静电纺丝时,需要根据聚合物的性质和目标纤维的要求,精心选择溶剂并确定合适的配比。

受温度、压力等因素影响

溶液的稳定性还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需要精确控制。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溶剂的挥发速度和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压力的波动则可能导致溶液的流动状态不稳定。例如,在高温环境下,溶剂挥发加快,溶液粘度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纤维的质量。所以,在静电纺丝过程中,需要对温度、压力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

纤维形貌控制问题

直径均匀性难以保证

纤维直径的均匀性是衡量静电纺丝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点往往难以保证。纤维直径不均匀会影响材料的整体性能,例如在制备超疏水非织造材料时,纤维直径的不均匀可能会导致材料的超疏水性能不稳定。影响纤维直径均匀性的因素有很多,如聚合物溶液的性质、纺丝电压、喷头与收集器之间的距离等。

表面粗糙度和孔隙结构

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和孔隙结构对材料的性能也有重要影响。在制备超疏水材料时,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和孔隙结构对超疏水性能起着关键作用。然而,要精确控制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和孔隙结构并非易事,它受到聚合物溶液的配方、纺丝工艺参数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例如,溶剂的选择和配比会影响纤维的表面形貌,进而影响其孔隙结构。

结晶度和取向性

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性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显著作用。结晶度高的纤维通常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但在静电纺丝过程中,要实现较高的结晶度并不容易。纤维的取向性也会影响材料的性能,例如在一些需要特定力学性能的应用中,要求纤维具有一定的取向度。然而,目前在静电纺丝过程中,对纤维结晶度和取向性的控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静电纺丝喷嘴端凝结问题

蒸发太快导致凝结

当静电纺丝溶液蒸发太快时,容易在喷嘴端形成凝结现象。这是因为快速蒸发会使溶液中的溶剂迅速减少,导致聚合物浓度增加,从而在喷嘴处形成凝胶或固体沉积物。针对这种情况,常用的解决方法有使用沸点较低的溶剂、采用高沸点的溶剂涂料溶液、添加可电纺聚合物以形成共混物等。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凝胶导致凝结

静电纺丝出现喷嘴凝胶时,可能是由于溶剂的选择不当或溶液的稳定性受到破坏等原因引起的。此时,可以考虑更换使用不导致溶液凝胶化的溶剂、增大电压、提高溶液温度或添加可电纺聚合物以形成共混物等方法来解决。例如,在某些聚合物溶液中,更换溶剂后可以有效避免凝胶现象的发生。

有射流但没有纤维问题

溶液浓度(或分子量)太低

溶液浓度(或分子量)太低是导致有射流但没有纤维的常见原因之一。当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够大或溶液浓度过低时,溶液的黏度也会降低,分子链间不易产生缠结,连续状态的喷丝过程将会中断,只能形成珠状物或无法形成纤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增加浓度或分子量的方法,如提高溶液浓度或使用分子量更大的聚合物。

粘度不够

除了溶液浓度和分子量的影响外,溶液粘度不够也会导致有射流但没有纤维的情况。当溶液粘度低于静电纺丝能成功形成纤维的最低粘度时,就难以形成连续的纤维。此时,可以通过提高溶液浓度或添加增稠剂等方法来增加溶液的粘度。例如,在一些聚合物溶液中添加适量的增稠剂可以有效提高溶液的粘度,从而实现纤维的形成。

纤维连续性问题

喷嘴堵塞

喷嘴堵塞是导致纤维连续性问题的常见原因之一。喷嘴的内径过小或杂质进入喷嘴会导致纤维出现堵塞现象,从而影响纤维的连续性。例如,在使用含有颗粒状添加剂的聚合物溶液进行静电纺丝时,颗粒可能会堵塞喷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定期对喷嘴进行清洗,防止杂质或积聚的物质导致堵塞。同时,在制备聚合物溶液时,要确保溶液的纯净度,避免杂质进入。

液体流变性不佳

静电纺丝的纤维形成需要聚合物或其他物质具有较好的流变性,否则就会形成不连续的纤维。液体流变性不佳可能是由于聚合物的分子结构、溶液的配方或温度等因素引起的。为了改善液体的流变性,可以优化材料的制备工艺,如选择合适的聚合物和溶剂、调整溶液的配方等。例如,在某些聚合物溶液中添加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善溶液的流变性。

操作条件不当

操作条件不当也会导致纤维的不连续性。如果电压过高或喷嘴距离不合适,都会影响纤维的形成和连续性。一般来说,纺丝电压与纤维直径成反比,但过高的电压更容易形成珠状物。喷头与收集器之间的距离也需要适当调整,距离过近或过远都可能导致纤维的连续性受到影响。因此,在进行静电纺丝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调整操作条件。

静电纺丝稳定性问题

黏性不稳定性

静电纺丝中存在黏性不稳定性,这主要是由毛细力与黏性力的作用引起的。黏性不稳定性会影响纤维的形成和形貌,导致纤维直径不均匀或出现不连续的情况。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通过精确控制聚合物溶液的性质和纺丝工艺参数来减少黏性不稳定性的影响。例如,调整溶液的粘度和表面张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黏性不稳定性。

轴对称的曲张不稳定性

轴对称的曲张不稳定性是由表面电荷密度在切向电场中受到的力引起的,这种力与粘度和谐作用会引起丝的轴对称形变和活动。这种不稳定性会影响纤维的形貌和性能,需要通过优化纺丝工艺参数来控制。例如,调整纺丝电压和溶液的电导率可以对轴对称的曲张不稳定性产生影响。

非轴对称的曲折不稳定性

非轴对称的曲折不稳定性是由于流体的偶极和电荷发生涨落,在电场中轴的法向上受力产生曲折。这种不稳定性也会影响纤维的连续性和形貌,需要在静电纺丝过程中加以关注和控制。通过研究射流速度、半径和表面电荷密度等基本参数,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非轴对称的曲折不稳定性。

综上所述,静电纺丝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常见问题,这些问题涉及聚合物溶液的稳定性、纤维形貌的控制、喷嘴端凝结、有射流但无纤维、纤维连续性以及静电纺丝稳定性等多个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静电纺丝的原理和影响因素,精确控制工艺参数,不断优化实验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静电纺丝产品的质量,推动静电纺丝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图片12.png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